新华社华盛顿4月5日电(记者林小春)晚上睡不好,也许是因为压力大,也可能因为年龄大,但科学家5日说,基因也有可能在其中作怪。
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助理教授贾森·格斯特纳等人当天在美国《科学进展》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在大脑星形胶质细胞里发现了有一种叫FABP7的基因,一旦发生变异,就让人睡不香。这种基因也影响小鼠和果蝇的睡眠质量。
研究人员首先利用小鼠开展实验,结果发现,与正常小鼠相比,敲除FABP7基因的小鼠的睡眠断断续续。这意味着FABP7可能是哺乳动物保持正常睡眠的必需基因。
为此,研究人员进一步分析了近300名日本人的基因,结果发现,其中29人FABP7基因发生变异。在参与为期7天的睡眠研究时,这些基因变异者睡眠质量较差,夜里醒的次数较多。
研究人员接着又向果蝇大脑星形胶质细胞里插入正常或变异的FABP7基因制造转基因果蝇,结果也发现,携带变异FABP7基因的转基因果蝇睡眠不佳,跟在小鼠和人类身上观察到的情况类似。
星形胶质细胞是哺乳动物脑内分布广泛的一类细胞,长期以来被认为只对神经元起到支持作用。
格斯特纳说,他们的研究表明许多物种的星形胶质细胞可能都有潜在调节睡眠的机制。更重要的是,“这是我们第一次真正了解特定细胞和分子机制在迥然不同物种的复杂行为中发挥作用”。
虽然研究人员表示很高兴找到一种对睡眠有显著影响的基因,但他们强调几乎肯定也有其他基因参与调节睡眠过程。